最新资讯> 正文

校园安全,光有“护花使者”还不够

2015-11-12 最新资讯 正在阅读:()

“深夜护学”给了女生晚归一种暂时性的解决方案,却不是校园长治久安的根本之策。

本月10日起,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在其犀浦校区推出夜晚护送女生的服务。为了确保因学习等原因晚归女同学的安全,每晚11点之后,只要打校园“110”接警电话,5至10分钟内,保卫处人员就会开上电动巡逻车,到达指定地点把女生接回宿舍。据说为了互相监督,还得是两名老师同时去接。(据《华西都市报》)

举措一出台,便有学生开玩笑,“单身狗又多了一个竞争对手”,也有人感慨“现在做女生还来得及吗”。至于说学校送女生回宿舍,以后男朋友是不是没啥用了,纯粹是想多了,学校说得很清楚,得是“学习原因”,保卫处才愿意接。

其实西南交大并不是开先例者。武汉大学早在去年5月份就推出了类似的“深夜护学”服务。一年多时间,有200多名学生接受了帮助,当时大部分网友对这项服务表示称赞,认为很人性化,值得推广;但也有部分网友质疑,这是否在暗示校园不安全,或是在鼓励大学生晚归。

我觉得这类质疑有点不近人情,总不能说锻炼身体,意味着身体不健康。校园治安乃社会治安的延伸,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服务,就现实而言,总比没有类似服务,或者用限制女生的空间自主和行动自由的办法来保障安全要高明。不时有校园女生被害的消息传出,但明显原因不在受害者一边,而在施害者与校园保安不足那里。至于是不是有“鼓励学生晚归”的嫌疑,首先从武大的实践来讲,护送服务并未增加大学生晚归者的人数;其次大学生是成年人,有行动自由的权利,只要不打扰同宿舍的人,晚点回宿舍也未尝不可。

当然,我对这项服务也不是全无保留。比如,为何这种服务只针对女生,而不提供给男生?是不是说男生就没有安全方面的需要?印象里,被抢被盗的对象,好像也不分男女。实际上,柔弱的男生也不少,干练健硕的女生也不乏其人。因此,对女不对男,大概还有一层考虑,就是女生还有遭遇性暴力之虞,需要额外保护。韩国首都首尔曾公布过一项“女性安心特别市”政策,女性不仅可以在家享受安保,深夜回家也可以申请保镖贴身护送;但仅针对单身女性。不过此政策惹来不少批评,等于变相把女性分出了三六九等,或者把女性安全简单看成了丈夫和家庭而不是社会的责任。同样,女大学生“备受优待”,因为在社会大众眼里,女大学生这个标签,等同于“纯洁的性对象”,所以需要特别护送、保护,男生则不必。

应该说,“深夜护学”给了女生晚归一种暂时性的解决方案,却不是校园长治久安的根本之策。“无正当理由”(包括谈恋爱)的晚归,一直是高校宿舍管理和门禁制度治理的对象。晚归会被记录,次数多了还要写检讨。喜欢晚归的女生,甚至被人指指点点,背上“不检点”的污名。有护送服务是一方面,但学生敢不敢、愿不愿意经常麻烦保安来接,一旦护送多了,宿管阿姨、同学、辅导员会不会给予有形无形的压力,都是一个问题。同时,有没有必要每个新校园都搞得那么好大喜功,学生穿越校园形同穿城越池,徒增危险;校园设计是否留意视线的通透性,等等。应该说,校园安全必须倚赖软件硬件上整体的解决方案,不是说有了“护花使者”就能一劳永逸。


联合导报是视频网络电视台,设置100多个节目频道,24小时全球轮播,点播,影响力十分显著,是企业宣传的绝佳载体,欢迎合作,欢迎播放广告。00852-97961990 9796927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