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15日,滨海时报曾刊发《第四代大沽龙灯 新材料塑老味道》一文,报道了天津市非遗传承人借助新型环保材料,还原传统大沽龙灯的故事,引起广泛关注。“五一”前夕,这条专门为盐场中学校园龙灯队扎制的“小龙”顺利问世并“首秀”,再现了大沽童子龙灯的风采。
4月29日,作为盐场中学春季运动会校园特色活动展示环节的重头戏,校园龙灯队的表演被安排在压轴出场。全校师生的目光都集中在操场正中的大鼓上,随着鼓槌落下,鼓点逐渐响起,一条“小龙”从操场西南角骤然腾空,龙头雄武,龙身飘逸,或翻滚,或盘旋,引得操场上响起阵阵掌声。
大沽龙灯第三代传承人路祥介绍,上世纪50年代,大沽童子龙灯作为“海河下梢一条龙”曾经名噪一时。可惜随着时代的变迁,童子龙灯队逐渐解散并“消声匿迹”。直到1997年,路祥和师兄弟们才在童子龙灯队的基础上重新组建大沽龙灯队,大沽龙灯才恢复传承。可最近几年,随着大沽龙灯队年龄结构的老化,项目的传承遭遇尴尬,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,并得到大沽街道和盐场中学的支持。“小队员们体力好,速度快,做出来的动作显得威武有力,有当年童子龙灯队的风采。”路祥十分兴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