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资讯> 正文

广东“校园暴力”案三年起诉748人 逾两成被告只有十四五岁

2016-05-27 最新资讯 正在阅读:()


 

■陈柏林/制图

■新快报记者 黄琼

通讯员 王映 韦磊 王磊

2013年—2015年广东省检察机关受理移送审查起诉“校园暴力”案件共510宗915人,其中已提起公诉748人,决定不起诉98人——近日,广东省检察院公布了这份统计过去三年来广东“校园暴力”案件相关的调研报告,数据显示,校园暴力排名第一的是抢劫,约占案件总数的38%;另外,校园犯罪的不起诉率达18.6%,相比较未成年人犯罪整体的不起诉率要高出许多。

主观恶性较小 多为“一失足成千古恨”

据报告,实施犯罪的多系未成年人(校内学生),约占该类犯罪总人数的70%即640人,99%为男性。其中,14-15周岁的未成年被告人约占21%,16-18周岁的未成年被告人约占49%。另有275人为18岁以上成年人对校内学生实施的暴力犯罪行为,约占30%。

其中,侵犯财产型犯罪和侵害他人人身犯罪占绝大部分。犯罪性质较为集中,主要集中在抢劫、故意伤害、寻衅滋事及聚众斗殴案件,其中前二者占总数的38%和37%。此外,强奸、强制猥亵妇女儿童、敲诈勒索、故意杀人、抢夺、非法拘禁等案件也有涉及。

集中特点是,犯罪人主观恶性较小,犯罪动机单纯。通常是采取非法手段去获取金钱和财物,实施抢劫等校园暴力犯罪,所涉及财物数额也不大,如手机、自行车等;引起故意伤害、聚众斗殴的事由,多系为琐事纠纷便使用暴力伤害他人身体;寻衅滋事的动机则多是为了寻求刺激。

不起诉率达18.6% 且判决量刑较轻

共同犯罪较多,且多为临时起意的犯罪。在抢劫犯罪案件中,在校学生的团伙性表现尤为明显,由于能力所限,个人往往难以实施犯罪,导致他们集结一起,共同实施犯罪。以佛山禅城区院办理的抢劫罪10宗22人为例,有6宗19人属于团伙式作案,占该类案件的六成。

最后,从处理结果看,校园犯罪的不起诉率较高,达18.6%,且判决量刑较轻。近三年广东省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平均不起诉率为4.09%,校园犯罪案件的不起诉率是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4.55倍。

有罪判决的缓刑率为14.1%,且刑期大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。如深圳地区的校园暴力案件,仅有2.8%的被告人被判处三年以上刑罚。

■成因分析

交友不慎易走错路 学校“唯成绩论”边缘化差生

该报告认为,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其中既有学生自身的原因,也有学校、家庭和社会等深层次的外部原因。

报告指出,青少年容易在同龄人中获取认同感,但交友不慎则容易走错路,有的学生拉帮结派、讲求义气,也引发了校园暴力犯罪。如中山市廖某(案发时16周岁)涉嫌侮辱罪一案,被告人廖某的女友黄某(未满16周岁)因琐事掌掴被害人方某(14岁),随后被告人廖某纠集黄某、何某、陈某等7人(均未满16周岁)继续殴打方某,何某、陈某依廖某的示意脱光方某的衣服并拍摄录像视频。

联合导报是视频网络电视台,设置100多个节目频道,24小时全球轮播,点播,影响力十分显著,是企业宣传的绝佳载体,欢迎合作,欢迎播放广告。00852-97961990 9796927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