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川转型建体验式旅游目的地
发布时间:2016-04-18
进入东川,小江河谷底的白色大棚似成串兰花开在山中,棚里红提葡萄果实正绿,一个月后将迎来采摘旺季。远眺巍巍牯牛山,密密麻麻的小树长势良好,很快,200米长的玻璃栈道、农业旅游区、理疗度假区将在这里建成。日前,记者就东川学习贯彻省委、省政府推动昆明市改革发展座谈会精神进行了实地采访,两天时间,走山穿林,东川改变之貌尽入眼帘。多年来,东川干部群众拿出“宁愿干部脱层皮 要让群众早脱贫”的决心,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,按照“一产做特、二产做强、三产做活,整体做优”的发展思路,做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,不断优化产业结构。
文化旅游走转型之路
东川有“一山分四季 十里不同天”的气候特征。海拔1500米以下的的河谷热区,水利资源好、土壤肥力高、热量丰富、光照充足、农业生产综合条件较好,东川农业局总工程师杨文兴介绍,将利用以上优势进行产业转型,力争2020年河谷特色农业总产值达10亿。
发展面临转型,文化旅游同样要转型。东川旅游发展将融入整个昆明市的旅游建设,成为“国内一流、国际知名”的体验式旅游目的地。在布依族民族特色旅游村,700米长的卡丁车赛道正在修建,它是全球第一个引入民族文化的卡丁车车场。该项目以布依族文化开发与传承为先导,将泥石流越野赛品牌做大做强,形成旅游产业凝集的态势,建设旅游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示范景区。
铜、石、江、山、地、洞、泉、湖被称为东川旅游的八宝。云南乌蒙巅峰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双庆介绍,东川将投资建设国内一流、国际知名的体验式旅游基地,特别是把牯牛山旅游区打造成东川七大板块中的龙头旅游项目。在旅游区开发建设攀岩基地、索道、低空飞行、飞拉达、悬崖栈道、帐篷酒店、自驾车营地等精品旅游项目,以及200米的悬崖玻璃栈道。
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
去年12月,阿旺镇菌产业扶贫创业孵化基地正式揭牌,基地对东川扶贫新模式进行积极探索,为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真正转变提供样本。为增强贫困户自身“造血”功能,阿旺镇创新扶贫开发模式,开创了一条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新路子,对全镇贫困户进行产业扶持,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就业平台。与原来分散式扶贫不同,菌基地采用“政府扶持+公司带动+固定分红+优先用工”的模式,计划扶持300贫困户,每户平均补助资金3000元,阿旺镇政府投入扶贫资金90万元,注入昆明勋伟牧业有限公司,建设阿旺镇菌产业扶贫孵化产业基地。
按照脱贫目标,东川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“挂包帮、转走访”、党建扶贫“双推进”等工作要求,以整乡推进、整村推进为主要抓手,充分发挥农村危房改造、异地扶贫搬迁、对口包乡、干部驻村帮扶等政策优势,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向贫困地区集聚,确保到2016年阿旺镇摘帽,2017年铜都街道、乌龙镇、拖布卡镇摘帽,2018年汤丹镇、因民镇摘帽,全区稳定实现扶贫对象“两不愁”“三保障”目标。记者张星宇报道
上一篇 下一篇